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Understand or Understood?
我在日常生活中不時聽到有人用英文(有時也會是中文)講解完一段事情後,在最後面會加一個"understand?" 我每一次聽到都會被解說者的那種氣魄嚇到--那種充滿不可一世、鄙擬一切的口吻。但其實我心裡明白一定有許多人(甚至母語為英文的人),不知道在句尾加上 這小小一個字是種多麼粗魯無禮的用法,這有點類似中文裡的「你(到底)聽懂了沒?」的感覺。比較理想的問法是"understood?",代表"do I make myself understood?"--「我有讓我自已被(你)了解嗎?」,很拗口的中文句子,但在英文裡這可是自然到不行的句子,而且遠比第一句還來得順耳。
你相信嗎? 簡單的時態變化,從主動變成了被動,就可以約略看出說話者的內心狀態: 講"understand?"的人,是希望別人一切配合他,並認為他講的一切事情,別人「自然」就得了解,完全沒想到自已可能有表達上的缺失。若是管理者 帶有此種性格的話,那他在吩咐屬下事情時,可能會過份簡化訊息,而當屬下表示疑問或因會錯意而做錯事時,他又會勃然大怒,把所有錯怪在屬下身上。在這個例 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以"understand?" 做為思維模式時的缺失: 他們自以為別人都是他肚子的蛔蟲,只要他隨便講一兩個關鍵字,別人就有必要了解整句的內容。
我之前在當英文老師時,常會有許多同事和我抱怨學生上課沒反應。這些同事第一件事往往就是認定學生程度不佳,所以才會一點反應也沒有。同樣的事我當然也遇 過,學生上課沒反應,其實除了上述的程度不佳外,其實更有可能的是老師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想,在授課時,常常忽略了一些概念,並自動認定這些學生理當了解 此概念,無需深入加以解釋。
另一種類似的情況是,A文化的人不加思索地以他們的觀念去詮釋B文化的行為。從上述的教書經驗也讓我發現到此種思考上的缺失。我之前教英文的同事有一半以 上都是英語系國家的人,在教東方的小孩時,很自然、也很習慣地把學生們的上課習性套用在自已的西方生活經驗中來理解,完全沒有注意到,思考行為模式不但中 西有別,而且在這兩種類型底下,又還往下分了無數個不同的細目,同樣是東方出身,菲律賓對一件事情的表達方式就有可能和台灣人有所差異; 而同樣事情傳到日本人耳裡,所獲得的反應也可能大不相同。因此,當洋老師們在課堂上講得口沫橫飛,而台下卻出奇安靜時,心中的落寞可想而知。但他們所不知 的是,部份的台灣人也許不太懂得喜於形色,又加上遠從清朝末年遺留下來、面對西方人不自覺自卑的餘毒,可能讓部份台灣人擔心若一講錯答案可能會更糗,於是 乾脆就不講就不會有錯。這種思考模式西方人不太熟悉,所以我沒有打算怪他們的意思。不過讓我不甚欣賞的是,就是當有西方人以"understand?"思 唯來解讀,先入為主地認為學生安靜就是學生不好、不認真、不用功所以聽不懂,思毫沒有考慮過任何其他可能: 如是否是教師自已表達上有疏失、亦或自已是初執教鞭,被趕鴨子上架的? 若遇到這種溝通上的問題,沒有先檢視、檢討自已的習慣,很容易掉入自我中心的漩渦。我大學上文學課時,常會發現台下學生和台上的西方老師明明處在同一個教 室,但彷彿處於不同時空中,無法溝通。我後來發現,教書的老師沒有搞清楚很重要的一點: 西方文化中,基督教文明佔了很重要的一部份,於是對於大部份的西方人來說,這屬於彼此共同的默契,不需多加解釋。然而今天面對的是一個東方的、沒有把基督 教文明視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台灣文化,老師若對此沒有充份的認知,一廂情願地覺得了解自已所講解的內容完全是台下同學的責任,那他就完全忽略了make himself understood的重要。
凡事要求別人了解自已,而沒有要求自已如何被人了解,這種情形好像也特別容易在所謂的學者身上發生。最近買了本西洋史的書來看,一位學者寫的。讀啊讀啊, 我發現這本書活生生就是學者自已的「知識服裝伸展台」,一件件歷史事件就樣一件件花花綠綠的服裝在我眼前飄來飄去,過眼即忘; 整本書以蒙太奇的手法寫成,看得我糊裡糊塗。忘了在哪裡讀到的,有位作家說,如果讀者看不懂買回來的書,先別急著怪自已天資不足,有很多的情況是: 寫書的人自已表達能力不佳,這代表作者不是廢話連篇,就是過份簡略所要表達的內容。啊! 我後來發現,我手上這本歷史書的作者,在他寫作時,心中的目標讀者不是買書的我們,而是他自已! 他不在意自已是否被人了解,只求別人必定得了解他。
還有一種一體兩面的情形: 聽者自以為了解說話者的本意而擅加解讀。我目前工作上有些同事講話常會「幹」字不離口,對我來說,這個字就是罵人的意思: 我覺得他在罵我。在這個例子,我就犯了自以為是的錯,我自以為「幹」這個字只有罵人的意思,卻忘了語言學裡說的: 一個字若使用的次數越頻繁,很多時候它會變成一個完全沒有意義的字。例如英文的well放在句子開頭時,它的用處就只有填塞眾多思緒間的空隙而已,沒有什 麼實質的意義。同樣的,這個「幹」字,因為已經被太多人在太多的日常生活場合中,當一句話開頭的語助詞來用了,因此,我默默地想,可能那個開口「幹」,閉 口「幹」的人,是在無意識下發出這個音來的。
再來是一個文化上的自以為是的例子: 一個西方商人來到日本,抱怨在談合約時,日本人東「嗨」一聲西「嗨」一聲,讓他以為自已所列出的條件,日本人完全答應,空歡喜了一場。誰知日文的「嗨」只代表「我有聽到你說的話」,可不代表日本人跟對方承諾了些什麼!
前幾天在工作上和同事聊天,我和他提到我們宜蘭的分部離我外公外婆家很近,語畢,他立刻接了一句:「你以為離家近就可以天天回家嗎? 你們新來的不要每天想著要回家,我剛近來的時候,可是兩個月才回家一次! 你們很幸福了!」我被教訓得莫名奇妙。他自以為我的言下之意是: 若我可以調到宜蘭的話,搞不好我可以天天回家!
我相信在讀此篇文章的人可以講出更多個類似例子,因為,日常生活裡,實在有太多太多的人犯了自以為理解對方一言一語的錯誤,而且很多誤解就是這樣來的: 甲和乙講一件事,最後傳到丁時,原來的話早已變成另一個故事了,而更多時候,當丁跑來向甲興師問罪時,甲通常會被問得哭笑不得。所以下次聽別人講話時,先 別對自已的理解力太有自信吧!
也不知道這樣講對不對,總覺得現代人內心裡常常滿滿的都是自已,已容不下一點空間去傾聽別人、了解別人,一昧地照自已的方式去了解別人,同時希望自已心裡 所想可以不用支字片語而透過腦波正確傳達到別人心裡。這種「世界繞著自已轉」的心態所造就的糾紛,可能遠遠超過你我的想像。
Understand or understood? 主動或被動? 都一樣嗎? 可差得遠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